三种不同程度的接近真实
当我们提到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问题时,我们往往倾向于将“真实”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但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必定要与客观世界有一定的距离,它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确切地说,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对志愿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作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在具体定义中,“普通人”、“志愿者”、“竞争行为”和“真实记录”更多地体现了节目的“真实”特点,而“规定情境”、“给定的目标”、“特定的规则”和“艺术加工”则更多地体现了“虚构”的“秀”的特点,根据上述概念界定,电视真人秀节目可被视为由传媒制造的“媒介事件”。[1]就像新闻无法做到绝对的真实一样,真人秀节目也只能做到在不同程度上接近真实。
1984年阿多尼和梅尼对社会真实的建构过程提出了三个部分的模式,这三个部分是客观真实(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和主观真实(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建构的真实)。[2]在媒介社会中,人们的“主观现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在电影
《楚门的世界》当中,观众们从荧屏上看到了楚门从出生、成长到工作、恋爱的各个阶段,楚门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他们看到的楚门是真实的吗?楚门生活的世界究竟离真实有多远?这就涉及阿多尼和梅尼提出的三种不同意义上的真实: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以及主观真实。
首先,观众们看到的楚门生活的世界有一定的客观真实,他每天见到的车辆、建筑,以及供他吃饭、休息、工作的场所都是客观存在的,能被切实感知的物质。包括他一直不敢面对的那片淹死他父亲的“海面”,虽然是由人工操控而非自然存在的海域,但它也是一片水域,且与自然的水域一样,能被人感知,供人游玩娱乐。正是这些“客观真实”构成了真人秀节目“真”的基础。
其次,这档以楚门为主要人物的真人秀节目是在媒介构造的“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种真实是一种“拟态的真实”。陈力丹先生认为:“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习惯于接受和操作各种自身无法直接接触的感性世界的信息,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感受的感性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这种世界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它是与感性世界并存的拷贝世界和象征世界,位于感性世界与人的心理世界之间,并通过人的心理世界影响着个人意见和舆论的发展方向。”〔3〕笔者认为陈力丹先生所说的这种“拷贝世界和象征世界”就是“拟态环境”。楚门是被特定的环境造就的,这个环境是人为制作的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但是这个摄影棚中的世界是如此地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状况、人际交往的琐碎等都像是观众们自己生活的“复制”和“拷贝”,以至于人们在观看的时候感觉这是个真实的世界。楚门出现在这个如此“酷似真实”的环境中,也就不会给人以虚假之感了。这种“符号真实”是真人秀节目“真”的保障。
再次,电视的声音和画面是人们集体感受力的感官延伸,正如
麦克卢汉提出的著名警句“媒介即按摩”所暗含的意思,人们习惯性地接受电视等媒介的爱抚,在媒介提供的一种媒介文化中认识社会,形成自我的
价值观念。当观众个人的价值观念与真人秀节目中所呈现出的认识存在一致性时,观众则认为它是真实的,即“主观真实”。楚门待人真诚,天性乐观开朗,符合人们交友的标准,所以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以至于观众把他当做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一个朋友。当楚门决心寻求真相,不顾生命危险走出桃园岛时,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一不为他欢呼鼓掌,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真实的追求与渴望的体现。人们长期在电视等媒介提供的“拟态环境”中归纳出自己的价值理念和判断标准,同时又将这一套价值理念和判断标准用来评价楚门的生活。因此,真人秀节目的“真”与人们自我世界的“主观真实”密切相关,一档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必定在于它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与观众的主观世界存在一致性。“主观真实”是真人秀节目“真”的关键。
美国知名的真人秀节目
《幸存者》、《
学徒》、
《超级偶像》也只不过是在节目场地、环节、规则设置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参与者与观众的真实感罢了。因此,我们所看到的“真实”,只是不同程度接近真实的东西,与客观存在着的真实之间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