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最新,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有关人口数据的相关信息非常值得注意,2019年上海市的新生儿数量是近年来历史最低。
这项数据每年都会发布,而2020年幼升小的这届孩子,出生年份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这两个年份当时的新生儿数量如何呢?今年的入学压力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指导君今天就来认真分析一下~
01
2013年~2019年的两项重要生育政策
在数据分析以前,我们要先锁定两项重要政策:
2013年11月15日,单独二胎正式放开。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6年各省市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所以,2013年~2019年出生的孩子,入学压力是否会比较大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吧!
02
2020“幼升小”幸运满满,意义非常
从上海市近7年的新生儿数量变化来看,出现了两次峰值,分别是2014年和2016年。这两年新生儿为什么会多呢?
这是因为国家为了鼓励生育,出台了两次放开生育计划的政策,即2013年底的“单独二胎”政策和2015年底的“全面二孩”政策。
2020年上海幼升小的这一批孩子,出生年月集中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上海2013年和2014年的新生儿数量都是比较高的,看上去这届孩子会受到“单独二胎”政策的影响,入学压力应该挺大的吧。
其实不然,“单独二胎”政策是2013年11月15日宣布实施的,受到政策影响,增加的新生儿多集中在2014年9月以后出生,而这些孩子在2020年还未满入学年龄,真正的入学压力应该在2021年,也就是明年的幼升小竞争是蛮激烈的。
而到了2023年和2024年幼升小时,受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入学压力会更加明显,学额也会更加紧张。过了这两年之后,由于新生儿数量的连年下滑,入学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孩子们入学压力大不大,还要看具体的出生年份,甚至是精确到出生月份了。“民办摇号”以前,孩子们入学要拼实力;“民办摇号”后,不仅是拼摇号的运气,还要拼出生年份的运气了。
所以,2020年幼升小的家长们很幸福了,孩子们避开了2021年的入学高峰,学额没有过于紧张,竞争压力尚可,而且今年是“民办摇号”新政策实行的第一年,不用考试面谈入学了,亲子关系也不必因为鸡娃而破裂,父慈子孝、承欢膝下、欢欢喜喜、按部就班地就把小神兽们送进了小学,多幸运才能拥有眼前的幸福!
当然,今年也有今年的挑战,疫情影响、“民办摇号”首次推行、公民办教育发展的巨变和未知……2020年幼升小的家长面临的这些,可谓是“亲历历史”!这届家长和孩子都是真真正正的历史主角啊!这么想来,当下所经历的入学的种种挑战和琐碎,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03
未来入学是“喜”还是“忧”?
“单独二胎”和“全面二孩”政策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生育鼓励作用。但政策红利期一过,想生的早早就生了,不想生的……那就是真不想生。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两次政策影响下,出现了两次新生儿数量峰值,分别是2014年和2016年。新生儿数量增长所影响到的幼升小入学年份,分别是2021年、2023年和2024年。这几个年份幼升小入学会有一定的学额压力。不过,小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入学,不必向幼儿园入园时一样,担心没有学上。
压力主要集中在优质公办学校对口名额紧张,这样一来,入户年限短、非人户一致类型的统筹风险会大一些;而优质民办校参与“摇号”的数量会多一些,摇中的几率稍稍较往年低一点。所以,将在这几个年份入学的幼儿家长,还是应该提早规划准备。
我们看到2017年到2019年,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尤其是2019年的新生儿数量创了历年新低,全市仅有16.9万婴儿出生,其中上海户籍新生儿也仅有9.2万人。这些年份出生的孩子,到了幼升小入学时,相对来说,学额会比较充足,竞争不是很激烈,入读对口公办或者“摇号”进入优质民办的成功率都会比较大。
还有一个可以“大胆想象,合理推测”的情况是,今年1月底到2月底的这段时间,是全国各地居家隔离防疫的时期,很多小两口在一起相处的空闲时间多了,大家都调侃说,今年11月会有“扎堆生”的情况,这样一来,2020年会不会再出现一次新生儿数量峰值呢?到时,大家可以一起见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