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您的网站名称官网!
+86 0000 88888

联系我们

首页-焦点娱乐-注册登录入口
邮箱:admin@admin.com
电话:+86 0000 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企业新闻

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9个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发布日期:2023-04-25 12:02 浏览次数: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9个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面,聚焦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和前沿新兴领域实施10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围绕产业链加快完善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建设28家由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共建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建设一批功能性服务平台。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深入推进校院地融合创新,引进落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建成一批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提升优化科技金融服务。

在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方面,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6家;线上线下联动举办“菁蓉汇”等系列活动,促成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1200余项;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落实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

在科技服务城市治理方面,科技全面助力“智慧蓉城”建设;聚焦人口健康领域组织实施技术攻关100多项;2款“成都造”新冠疫苗获批纳入紧急使用;在粮食安全、生物育种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00余项。

新闻延伸

科技成果“转”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这些亮眼的数据都来自成都2022年科技创新“成绩单”。而在这些数据中,记者注意到,全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1400亿元,同比增长10%。这表明成都在促进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正稳步向前。

打造创新成果“策源地”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策源地”,也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强支撑”。以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蓉落地,为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兴隆湖畔,一个个创新平台正在西部(成都)科学城集聚成势,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揭牌组建,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实体化运行……这些创新平台上诞生了第一代X86CPU芯片、C919客舱核心控制和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原创科技成果。其中,“成都造”氢燃料电池柯斯达客车下线、碲化镉发电玻璃等高科技产品“护航”冬奥,机场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在全国20多个机场实现应用,产值超20亿元。

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加速剂”

一组数据印证了成都近年来深化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的成效——西南交大等4所在蓉高校入选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37家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入选四川省专项改革试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

从《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到《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18条”再到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科改30条”,成都逐渐探索出“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以产权促进创新,赋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鼓励科研人员走向科技成果转化“主战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

金融“活水”为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不仅要“搭稳桥”,还需要“送补给”。成都建立总规模超119.4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与23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科创贷”“成果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帮助2800余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38.17亿元,“成果贷”支持高通量卫星互联技术等833项科技成果产业化。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增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探索”“新模式”,让一个个“成都创新”“成都智造”源源不断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城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点燃“科创引擎”。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86 0000 88888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