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米多高的机甲机器人引来众多小粉丝追捧 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榫卯结构吊脚楼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非遗传承人坐在织机前编织富有壮族传统特色的壮锦。记者 赖有光 摄
昨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在广西科技馆启动,2022年广西青少年科学荟主场活动也同时启动。主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市民奉献一场科技饕餮盛宴。
荟聚众多科普活动 感受科技魅力
真空箱让气球自爆,气压炮把乒乓球拍击碎,声波能灭火还能碎杯,零下196摄氏度的“液体”居然能变成超级大炮……各种酷炫实验让人目不暇接。“哇!这个‘机甲机器人’好高呀!”在活动现场,两个3米多高的“机甲机器人”酷炫登场,引来众多小粉丝的追捧和围观。
据介绍,科学荟主场活动荟聚了众多精彩的科普活动。现场不仅可以看到太空架豆、航茄、航椒等太空种子育种科普,还能体验广西科技馆金牌讲解员带来的酷炫实验。“科学+大咖秀”专区设置的“科学秀直播间”,邀请了知名网红博主“科学姥姥”吴於人老师等带来数场精彩科学秀,让孩子们大呼过瘾。
科学+科创成果 奇思妙想脑洞大开
孩子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和体验AI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高科技设备,还可以前往“科学+科创成果”与来自南宁市中小学和大学的学生代表交流创新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南宁市北湖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高翎冉向观众介绍他的“新发明”——便携组合式毛巾风干机。“毛巾使用过后,如果不及时吹干容易发霉孳生细菌,如果遇到‘回南天’更令人心烦。作品是用挂钩钩在毛巾杆上,毛巾从毛巾杆搭下来,一端压在开关上。由于湿毛巾有一定重量,压在开关(力臂)上的风扇就开始工作,等到毛巾被吹干,毛巾变轻,电源自动断开。这个作品体积小,出门旅游携带非常方便。”
传承中有创新 领略非遗文化魅力
将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与科创融会贯通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展馆内,非遗传承人坐在织机前于人潮中心无旁骛地织就壮锦,一梭一线被一双妙手编造成灵动斑斓的天纹之页;头戴银冠、身着花裙的少数民族女生在场馆内直播,将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茶的溢彩浓香通过镜头传到千里之外。今年春晚上的《只此青绿》艳惊四座,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以此为灵感,以“瑶编”技艺为载体,将八桂壮景以一方《青绿广西》呈现……
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科学荟还设置了红领巾讲解员奖章“科技章”争章打卡活动。按照“观看一场科学家电影、体验一次VR赛艇、参与我是科学“体验官”活动、打卡“爱上非遗”科普展的路线设置就可以领到一个红领巾奖章特色“科技章”,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普文化传播者。(记者凌剑伊 实习生米智荣 通讯员陆世高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